11月6日,由人文与教育学院联合图书馆共同承办的“浩气长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法大赛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展,在学校2号报告厅静启帷幕。会场内不闻喧哗,唯有淡淡墨香在空气中萦绕,将一份深沉的敬意,轻柔地传递到每个人心间。
活动伊始,常务副校长伏焕昌、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陈南先先后致辞。伏焕昌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以书法艺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抗战精神,正是在横竖撇捺之间传承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他勉励学子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勤奋学习,争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随后,十位获奖选手依次登台,他们的讲解,让静止的笔墨瞬间拥有了生命。来自23财管2班的吴思彤,其行书作品《浩气赋》笔走龙蛇,气势磅礴,她讲述着对“浩气”二字的理解,那穿越历史的烟云却依旧激荡人心的民族魂,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
展出的作品诸体皆备,风格纷呈。有端庄楷书写就的《七律·长征》,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革命豪情的敬仰;有飘逸灵动的行书录下周恩来总理的《无题》,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壮志情怀;更有浑厚雄健的隶书,呈现曹植《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以及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那睥睨天下的磅礴气概。每一幅作品,都是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选手们讲解时,眼神中闪烁着对书法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他们不仅是笔墨书的写者,更是历史的叙述者和精神的传承人。
展示完毕,评委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他们从笔法、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都给予专业而中肯的评价,令在场师生深感获益。
仪式在温馨的合影中落下帷幕。回望展厅,那些悬挂的作品仿佛仍留存着执笔人的温度,历史的回响与青春的感悟在此刻交融。这堂由书法带来的历史与美学课,以无比温柔而有力的方式,走进了每个人心中。它提醒着我们:铭记,是最好的缅怀;传承,是最有力的开创。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以笔为戈,以墨为念,让那段不屈的历史在青春的笔端下——浩气长存。

常务副校长伏焕昌致辞

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陈南先发言

常务副校长伏焕昌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获奖者介绍作品

获奖者介绍作品

获奖者合影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撰稿:石佳媛
摄影:郭晓晖
初审:郑桂梅
复审:杜 强
终审:陈有拾
广州理工学院 图书馆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兴太三路638号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