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字体大小: 点击数: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2015)瑞典诗人。代表作:《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等。

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2012年:莫言(1955- ),中国作家,代表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蛙》《生死疲劳》等。

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加拿大女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逃离》等。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945~ ),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2015年:阿列克西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1948- ),白俄罗斯作家。代表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

获奖理由: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令人敬佩。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 ),美国文学家。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像一块滚石》《时光慢慢流逝》等。

获奖理由: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2017年:石黑一雄(1954- ),日裔英国文学家,代表作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

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962- )波兰小说家。代表作《航班》《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2019年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2019年: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文学家,代表作有《卡斯帕》《骂观众》等。

获奖理由: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2020年:路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国诗人,代表作有《七个时期》《阿弗尔诺》《乡村生活》等。

获奖理由:表彰她朴实无华的诗意之声,并以一种严峻的美感普世化个体的生活。

2021年: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 ),坦桑尼亚小说家,代表作有《天堂》《荒漠》《海边》等。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写作的影响,对难民在不同文化大陆之间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2022年: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1940- ),法国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悠悠岁月》《位置》《一个女人》等。

获奖理由: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2023年:约恩·福瑟(Jon Fosse,1959- ),挪威作家,代表作有《有人将至》《死亡变奏曲》《名字》《一个夏日》《吉他男》等。

获奖理由:他用极具创新意识的戏剧和散文让无法言说之事物发声。

2024年:韩江(Han Kang,1970- ),韩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素食者》《不做告别》《白》《少年来了》《童佛》《蒙古斑》等。

获奖理由:因为她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暴露了人类生命的脆弱。


供稿:杨现丽

图片编辑:郑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