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内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短篇小说集《面对面》《星期五的足迹》《不宜发表》等、长篇小说《缥缈岁月》《陌生人的世界》《恋爱时节》《伯格的女儿》《朱利的族人》等。
获奖作品:《七月的人民》。
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Alton Walcott,1930-2017),圣卢西亚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
获奖作品:《西印度群岛》。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4年:大江健三郎(1935-2023),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
获奖作品:《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1995年:谢默斯·希尼(Seamus Justin Heaney,1939-2013),爱尔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
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6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
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7年:达里奥·福(Dario Fo,1926-2016),意大利讽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等。
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José de Sousa Saramago,1922-2010),葡萄牙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1999年: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剧作《洪水》《叔叔、叔叔》《恶厨师》《平民试验起义》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非常岁月》合称《但泽三部曲》。
获奖作品:《辽阔的原野》。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2000年:高行健(1940- )法籍华人,出生于中国江西赣州。剧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
获奖作品:《灵山》。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供稿:杨现丽
图片编辑:郑桂梅
更多内容请关注下期介绍……
广州理工学院 图书馆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兴太三路638号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