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难为热火融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字体大小: 点击数:

作者:路遥 索书号:I247.57/L880/2

茫茫人生,与其困于现状,不如奋力一搏;茫茫汪洋,与其叹息悔恨事,不如珍惜身边人。由个人衍生出的关系链构成了一个世界,被揉成一团纸,被撕碎成泥沙,看不破,摸不透,离不开,断不了。

在双水村和县城之间,从五公里到十公里再到五十华里,一个又一个经度,一个又一个纬度,对上的是孙少平无数个日夜里的地标,他没有被困在山城,没有被困在平庸;在东拉河与哭咽河两岸,从河的这边到河的那边再回到河的这边,一个又一个横坐标,一个又一个纵坐标,对上的是孙少安无数个朝暮间的身影,他没有被困在现状,没有被困在平庸。读到小说的结尾,我想,不管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作者抑或是读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灵敏地察觉到——平凡即非凡。

睡莲醒了,又枯萎了。也许对于大多数赶路人,身上难以卸下的重担,曾几何时,一次又一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对于孙少安和孙少平,也是如此,改善家庭条件这个重担一早就落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还没来得及牢牢拽紧改变命运的绳索,就被命运砸在黄土地上,圈定在旧枷锁里,本该洋溢在他们身上的那股冲劲不约而同地消失了,呼喊声从肺腑涌上咽喉,双唇却在此刻被粘上了强力胶,越想要挣扎却粘得越紧,在那一刻他们也许想过放弃,但是他们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即便是寒冰遇热火,他们也坚信——寒冰难为热火融,即便与客观的物理事实相违背,他们也想打破常规,冲出家庭的枷锁,闯出自己非凡的人生。

昙花一现,又黯淡了。也许对于大多数避雨者,心中难以释怀的自卑,反反复复,一点又一点,渗透到日常细节中,内在油然而生的等级分化,像核辐射一般渗透到人体,随着血液的流动,从左心房出发,又回到右心房,某一刻,凝结成一千颗一万颗冰锥,扎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也许存在无数次迟疑的抬头,那种紧张,甚至都唇角发颤,心脏像存放着无数个炸弹,每与别人对视一次就会触发一个定时炸弹,随时要爆炸的慌张感、恐惧感扑面而来。磕磕碰碰的话语断断续续地道出,头低得不像样,脸红得不像样,别人的一句慰问,犹如来了一场暴风大雨,等待自己的是躲不过之后的不知所措。孙少安和孙少平也许在某条回家的道路上,也为自己的自卑而幻想过无数种实际的场景,我想,应该是有的,他们曾如此地想要反抗现实的不公,如此相信自己能打造一条出路。

白杨挺立,又弯腰了。也许对于大多数摆渡人,怀中难以放下的心结,一丝一缕,缠绵又缠绵,渡人不渡己的痛,相当于在伤口上撒盐,不管在书中还是在书外,接触到孙少安和孙少平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那份纯真的朴实,纯洁的善良,而这份朴实和善良,正是来自那片朝夕相处的黄土地。在生活在那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旱地里,善良和朴实就一定能开出自己的花吗?可能存在,但对孙少平和孙少安来说,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现实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他们回答,善良和朴实不一定,但不善良和不朴实一定不行。

杜英常绿,又枯黄了。也许对于大多数攀登者,肩上难以挣脱的绳索,摇摇晃晃,收紧再收紧,成为保障生命的底座,想拼命往上爬,却又因为绳索的牵绊,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山脚,也许夜深人静的时候,孙少安和孙少平也会想挣脱身上的绳索,奋力一搏,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深知,他们一旦挣脱绳索的浩劫,恐惧担忧的背后是庆幸安心,幸亏没有发生,就算最后的收场不是轰轰烈烈的惊天动地,也是浓墨重彩的不朽一笔,我们看到了太多了,看到了他们中途的百般磨难,看到了他们中途的不懈奋斗,看到了人情世故,看到了物是人非。最后平凡的结果可能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因为,的确不容易!

《平凡的世界》不乏透射着一些路遥的身影,只身平凡的世界,却打开了自己非凡的人生的开关,或许是因出身在质朴的农村,经历过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即使荣耀加身,他依然没有沾沾自喜,还是一如既往地自勉自励,相信自己有更多未被发掘的潜力和可能。迈出农门,是孙少平最渴望的事情,对于路遥来说,何尝不是呢?在写下孙少平安居县城之时,路遥也会为自己非凡的人生经历沉思许久吧!在人物角色身上或许路遥早就给出了答案,一次又一次的得与失,重要的可能已经不是结果了,这个过程本就遍布着经验和意义,世人都说寒门难出贵子,路遥写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具象。奔向幸福生活的路途,有一路攀登的阶梯,也有半路出现的绊脚石,在故事的最后,孙少安和孙少平都得到了好的盼头,却也都失去了很多人与物,也许山高路远,每个人都难免弄丢一些行李,也许,山顶也不是特别高,也许,他们并没有看得有多远,只是,这一路,足以证明了一个伪命题:寒冰难为热火融。

撰稿:23中文9班 欧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