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画卷——读《宝水》有感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 字体大小: 点击数:


作者:乔叶 索书号:I247.57/Q340.1/4

《宝水》是乔叶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思想性和高超的文学性,荣获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乔叶以其细腻而深入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作家乔叶的创作理念、作品所展现的乡村世界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宝水》的创作以豫北山村宝水为故事发生地。这里位于太行山深处,是一个正在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这种地域特色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乔叶在创作《宝水》时,深受乡村变化的触动。她作为一位关注乡村、关心农民生活的作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变迁,并将其作为小说的创作背景,她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挣扎与奋斗,以及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她也希望通过小说探讨乡村发展的内生力量与主体性,呼吁人们关注乡村问题、支持乡村发展。乔叶像一位天才画家,随手抓了一把汉字扔到调色盘中,以它们为颜料,描绘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宝水图鉴》,在这幅画卷上,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豪气云干的落款,没有描金堆漆的画框,只有一群村民和他们的四季三餐、家长里短,欲说还休的隐秘情感。

《宝水》这部小说巧妙地运用了“两条明暗线”的叙事结构,将乡村的变迁与人物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乡村画卷。

明线,即小说的主线,聚焦于宝水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与变化。乔叶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宝水村从一个传统乡村向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村民的生活改善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希望。同时,明线也揭示了乡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流失、文化传承等问题,使得小说更具现实意义。

暗线,则是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地青萍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她的情感变化构成了小说的暗线。她原本对乡村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乡村落后的不满。然而,在回到宝水村并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乡村的价值和魅力,对乡村的情感也由疏离转变为认同和热爱。她的这一情感变化,不仅推动了她个人的成长,也影响了她对乡村发展的看法和行动。

明暗两条线索在小说中相互交织、相互呼应。宝水村的发展变化为地青萍的情感变化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而地青萍的情感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了她对乡村发展的态度和行动。这种交织的叙事结构,使得小说在展现乡村发展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乡村与个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宝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乔叶对乡村的深情厚意和对乡村问题的敏锐洞察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动。

《宝水》是一部关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以浑厚的中原文化为底蕴的力作。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乡村世界。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社会、关注乡村问题、支持乡村发展。同时,《宝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乡村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相信,《宝水》将会成为一部具有深刻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作品,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

撰稿:23中文3班 蔡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