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1950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字体大小: 点击数:


1944年:约翰内斯·威廉·延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

  • 获奖作品:《漫长的旅行》。

  • 获奖理由: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

  • 获奖作品:《柔情》。

  • 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年:赫尔曼·黑塞(Hermann Karl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

  • 获奖作品:《荒原狼》。

  • 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年: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

  • 获奖作品:《田园交响曲》。

  • 获奖理由:他的著作中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

  • 获奖作品:《四个四重奏》。

  • 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威廉·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

  • 获奖作品:《我弥留之际》。

  •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伯特兰·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Russell,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

  • 获奖作品:《哲学-数学-文学》。

  • 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注】:1941、1942、1943年因战争未授奖。


供稿:杨现丽

图片编辑:郑桂梅

更多内容请关注下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