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馆藏图书推荐(2021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发布部门:图书馆 来源: 图书馆 字体大小:

      

     

       


       

    01.《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索书号】B848.4/D233(图书馆401室)  

    【著者】(美)爱德华·L·德西,(美)理查德·弗拉斯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你是否常常在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之间犹豫挣扎?

    你是否常常被巨大的焦虑感和压力包围,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

    为什么孩子天生对世界感到好奇,却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以上问题,自我决定论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L. 德西基于40余年的科学研究,一步步阐明了人类动机这一深刻而本质的问题,并告诉我们,相对于追求外在的金钱、名声和社会强加的评价标准,只有满足内心对自主、胜任和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人们才能产生内在动机,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过上真正自主和幸福的生活。

     
     


      

    02.《后疫情时代:大重构》

     

      

     

    【索书号】F11/S500(图书馆401室)  

    【著者】(德)克劳斯·施瓦布,(法)蒂埃里·马勒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际,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在这场空前危机中,人类社会的裂痕从未像今天这样一览无余,社会分化、公平缺失、合作乏力、全球治理与领导失灵等问题尤为明显,甚至有人以“新冠纪元”作为新的纪年方式来凸显新冠疫情的决定性影响。在未知与恐惧中,人们不禁会问:疫情过后,人类社会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模样?世界又该何去何从?鉴于此,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携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里·马勒雷适时地带来了《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旨在为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道路指引方向。                                                                                              

    书中从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第一个维度评估疫情对五大宏观领域的集中影响,即经济、社会、地缘政治、环境和科技;第二个维度深入微观层面,考察具体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前景;第三个维度关注个人,推测疫情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作者认为,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疫情仿佛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中一条路通向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来世界;另一条路则会带领我们回到原来的世界,危机与风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险象环生。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挑战未来所产生的后果或许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人类重建世界的能力同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03.《我的二本学生》

     

     

     

    【索书号】I247.53/H822(图书馆401室)  

    【著者】黄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书评节选】  

    作者在真实描写二本学生的同时,又把他们的生存境况高度概括,使他们的生存看来有些渺小,否定了生命的超越性。最起码,我身边的朋友们,有许多并不因为社会境遇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工作、读书、看电影、交友,像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里振奋的青年。我想,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思想着,想要真实活着的人都是GreatMan,万万不要把“普通”这个咒语贴在他们身上,因为我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对抗这个肤浅、薄情、拜金的世界,闪闪发光。 

     


     

     

    04.《穿越土星环》


     

     

    【索书号】I247.55/X484(图书馆401室)  

    【著者】谢云宁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花花公子路渐离有一个疯狂的星际梦想,他要追赶一颗彗星。没想到他乘坐的宇宙飞船发生意外,他被弹射出舱,在土星环里漫无目的地飘荡。人生的意外接踵而至,众叛亲离、无人救援、生存物资告罄……他成了一颗被人类遗忘的人体小行星。出乎意料的是,在土星探测器主控A.I.多丽丝的帮助下,原本必死无疑的路渐离以极低的概率活了下来。为求一线生机,路渐离登陆土卫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基因片段,制成新型鱼苗,在拥有广袤海洋的土卫二上养殖鱼类,勉强生存。与此同时,多丽丝和航天公司正在制订营救方案。路渐离孤军奋战良久,几近生存极限,他能否等到救援飞船的到来?

     

     

     


     

    05.《半泽直树》(1~5部)

     

     

     

    【索书号】I313.45/C803/3:1I313.45/C803/3:5(图书馆401室)

    【著者】(日)池井户润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内容简介】  

    背景设定在了泡沫经济退却之后的日本银行体系,描绘了在经济下行趋势下的企业众生相。男主人公半泽直树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代进入了银行,每个人怀揣梦想,想要一展抱负,但是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随之而来的是低迷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梦想变得越来越遥远,而现实里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办公室斗争和人心险恶……

     

     

    【书评节选】  

    每一个职场人都不能错过的一本书!再也不做老好人、再也不要屈从忍耐。不放弃梦想,不屈从于权力,不让步原则。愿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愿我们终能实现那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实现起来太过费劲,但又很值得去奋斗”的梦想。  

     



    06.《记忆记忆》


     

    【索书号】I512.45/S708(图书馆401室)  

    【著者】(俄)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记忆记忆》是当代俄语世界著名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新类型复合小说:既有历史,也有哲学,更是文学。                                                        

    小说主要由两条线串起:一条是作者对于旧物,文献,以及试图“记忆”的人们——所作的文学和哲学的思辨:桑塔格,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塞巴尔德,夏洛特·萨洛蒙等皆进入了她的视野。在现在与过去中思考中得到新的诠释。                                                        

    另一条则是作者通过寻找家族遗迹,回溯俄罗斯近代史中的自我家族史,拼凑出一个犹太家族几代人生命故事的历程:他们有的融入宏大叙事,刚满20岁便牺牲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有的与历史擦肩而过:参与了20世纪初期的俄国革命,成为俄国第一批“留法学医女学生”,回国后却就此沉寂;有的参与了热火朝天的苏联大建设,然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时毅然决然移民德国,有的——诸如在书中隐形却又无处不在的作者本人,则同一个告别过去又满是记忆的国家一起迈入了新世纪,思考俄罗斯的当下,以及或近或远的未来……                                                        

    这两条线相依相交,勾勒出巨大20世纪的诡谲风云与微小浪花。精巧复杂,娓娓道来,又包含了俄罗斯式的辽阔和沉思。在追溯与思辨中, “后记忆时代的俄罗斯”得到思考,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欧美文艺界的先贤们被重审,过去与现在、逝者与生者之间的关系和逻辑被再度梳理——“关于他们我所能讲述的越少,他们于我便越亲近。”                                                        

     

    【书评节选】  

    记忆“记忆”,一个接近不可能的动宾关系,就像透过万花筒的水晶棱镜所复刻出的世界,只能是一种想像。默念这两个重叠在一起的词,“记忆-记忆”,唇齿间留下小小气口,两个重复的语词间狭窄的暂停,就像来自远古而又被终止的谣曲。相较“历史”、“文献”或是“悼念”,“记忆”更加隐微,试图在巨型沙丘间涌流出私人化的幻想,而这也是作者努力挣扎却力不可及之处。将意识探向一个模糊的过去,镜中重现的记忆,就像是一次诞生于未来的美丽虚构。

     


     

    07.《土星之环》

     

     

    【索书号】I516.65/S010(图书馆401室)  

    【著者】(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08.《艺术哲学》

     

     

    【索书号】J0-02/X455(图书馆401室)  

    【著者】(德)F.W.J.谢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谢林的《艺术哲学》(1802/03)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哲学”的概念,第一次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偏重于主观审美意识的“美学”,“艺术哲学”关注的是艺术的本质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意义。                                                      

    “艺术哲学”也不同于迄今已来的各种经验意义上的或哲学意义上的“艺术理论”,它不是从某个特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把艺术和艺术作品当作一种特殊对象来考察,而是把艺术本身当作哲学的另一种完整的呈现方式。换言之,“艺术哲学”是“作为艺术的哲学”或“艺术中的哲学”。                                                      

    因此谢林的艺术哲学同时也是他的哲学体系本身(尤其是“同一性哲学”或“绝对同一性体系”)的另一种完整的表述,其中不但涉及其早期的先验唯心论哲学和自然哲学,也与后期的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艺术本身而言,本书同样蕴含着大量深刻的洞见,这些洞见通过黑格尔和叔本华——众所周知,这两位哲学家所说的“美学”实质上就是“艺术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9.《设计中的设计:全本》


       

     

    【索书号】J534(313)/Y932(图书馆401室)  

    【著者】(日)原研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10.《人工智能简史(第2版)》

       

     

    【索书号】TP18/N441(图书馆401室)  

    【著者】尼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面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几乎覆盖人工智能学科的所有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的起源、自动定理证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遗传算法、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超级智能、哲学问题和未来趋势等,以宏阔的视野和生动的语言,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度点评。                                                      

    本书极具专业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既适合缺少专业背景的读者了解人工智能的来龙去脉,作为人工智能的启迪之书,也适合专业人士了解人工智能鲜为人知的历史,提供深入学习的指导。  

     



    11.《重构地球:AI FOR FEW》

         

    【索书号】TP18/W490(图书馆401室)  

    【著者】(美)网大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将达到100亿人口。本书认为,地球养活100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类将面临“FEW”困境。“FEW”是食物(Food)、能源(Energy)、水(Water)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食物安全、淡水资源短缺、化石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短板”,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甚至是人类生存。                                                      

    本书提出,面对困境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地球“重新编程”,重构地球。如何用AI为河流进行数字画像,实现智能治水、智能用水?如何用AI提高能源效率,智慧地生产能源和使用能源?如何用AI改造农业,让100亿人吃饱饭?本书不仅包含跨学科的最新研究,而且有前沿科技领域的鲜活案例。对于关注人类未来、关心最新科技应用、希望与一线专家有思想碰撞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12.《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

     

     

    【索书号】A762/C798/4(图书馆401室)  

    【著者】程中原,夏杏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197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是闪耀着特殊光辉的一年。这一年,邓小平,这位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即被当作“党内第二号走资派”打倒、1973年又重新出山的伟大人物,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在全国各方面进行整顿,同占据要津的“四人帮”展开了特殊的斗争,力图拨乱反正,使历经8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的中国,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实现安定团结的局面。同时,他又推行改革、开放,力图尽快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本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富有激情的文笔,叙述了中国在1975年惊心动魄的历史,有许多史料是首次披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感染力。